實踐跨域創新教學-綻放輔大「真、善、美、聖」:台灣學生千里送關懷給烏克蘭難民學生與居民【校務整合型】

成果

 本計畫為推動多元跨域課程,支援開發多元、有趣、創新之課程。例如,結合程式設計、數位說故事、跨文化溝通、在地實踐、永續目標融入課程與跨域協作和實作課程。計畫主要推動三個方向,方向一、「開設創新跨領域合授課」,以培訓學生之多元觀點與斜槓能力;例如,以多師共授模式提供不同領域之不同觀點、基礎專業知識導入通識提供學生跨域的基礎。方向二、「開設創新跨領域協作與實踐課程」,鼓勵跨域協作與社會實踐,以增加符合STEAM原則或SDGs目標的合作作品。方向三、「有趣實用的專業課程通識化」,支持教師開設通識網課,以增加學生之彈性與自主學習的時間與能力。期許計畫的推動帶動輔仁創新教學課程之推動。

112年推動4門專業通識化課程、7門跨域協作課程及1門跨域實踐課程。為促進跨域課程的互動學習,也辦理跨域協作課程活動,讓不同課程的同學共同了解課程進行方式以及往後合作方向。其中,跨域協作課程(服裝設計(三)、大一英文)活動,透過兩系同學首先互相了解,並藉此時與同學介紹計畫目的、內容以及進行方式後,烏克蘭學生以及台灣學生首次搭上線,並且認識對方展示台灣人的親切及溫暖。

亮點

 綻放輔大「真、善、美、聖」:台灣學生千里送關懷給烏克蘭難民學生與居民!!

當世界逐漸進步的過程中,總有某些角落正面臨戰爭痛苦,努力生存。2023年,烏克蘭正面臨俄羅斯的入侵以及戰爭砲火的摧殘…

深耕計畫支持的「永續織品.千里送關懷」計畫的重點 - 烏克蘭,正在遭受戰爭中的種種困難。烏克蘭的居民最大的願望,是有和平的天空、家人健在;許多烏克蘭難民為了生存,紛紛逃出國境踏入他國領土中。 秉持著「世界一家親」的想法,輔大外語學院聯手織品學院以實際行動表達對這群世界朋友關懷。這項計畫的目的除了將輔大「真、善、美、聖」的想法傳達到世界的其他角落,更是有效運用回收布料物資,發揮輔大織品學院學生之服裝設計專業以及輔大外語學院學生之溝通專業能力,共同參與製作禮物,用愛串千里,聯繫到德國某大學語言中心的難民學生,以及到烏克蘭基輔支援當地居民的聖神會波蘭裔修女。 在這計畫中,輔大學生面臨三項挑戰。一方面織品學院的學生需要用廠商捐贈的回收布,製作出合適餽贈的禮物。在學生的創意設計下,一塊塊不起眼的回收布成為既有用又美觀的布袋或杯套。另一方面是對受贈對象的瞭解。烏克蘭人民聯絡不上,只能透過Doris修女(Sr Doris Gawryjołek from SSpS)瞭解他們;在德國的烏克蘭學生對溝通則不見得有意願。這些學生滯留於德國面臨戰爭陰影、而且也憂慮生計,對台灣學生一開始無法完全展開內心。此外,溝通的語言也碰到困難:烏克蘭學生正在學德語,英文不見得好。然而,輔大外語學院學生透過自身英文能力以及先進的翻譯系統,逐漸與烏克蘭學生搭上線,表達關心與善意。 這份以愛為名的禮物經由長達兩個月的討論及製作,即將於2023年12月05日正式與烏克蘭的7位在德國的難民學生分享,除此之外,這項計畫更是準備了33份關懷包(Care Packages),將這份愛傳達至烏克蘭基輔的居民。 這項成果不僅體現出輔大環保永續的實踐,更是讓學生對全球移民議題提高關注。透過這樣的活動,輔大學生將能在未來更關懷難民、國際移工,或其他弱勢團體,培養出地球村以及尊重差異的思維。 這項由輔大兩院合作執行的計畫,實質展現了台灣大學生因應世界趨勢,積極參與並實踐大學的全球社會責任。感謝興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聚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回收布,讓師生發揮創意,投入社會實踐;同時也感謝永大基金會,以及吳佾璇、李明州、李金暖、胡美華、陳斌標、馮思民、黃升茂、黃宏進、賴禹全等校友響應和資助,使整個關懷與贈禮活動表達了更多台灣人的愛心。期待這樣結合永續時尚與「千里送溫暖」的行動能夠吸引更多大學生投入,讓愛、關懷和溫暖能以「心」的方式傳遞下去。

  

 

 

執行團隊       

經費來源    

實踐SDGs  


執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