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整合型】擇己所愛,愛己所擇

成果

學生學習成果獲獎故事-2022時裝設計新人獎得主: 織品服裝學系 49屆織品設計組 林玥妤

提到針織,我們總會直覺想起T-shirt、毛衣,關於那手觸摸的柔軟,映入眼簾的細緻的美,令人愛不釋手。織品服裝學系的林玥妤將針織與興趣結合,憑藉著大膽嘗試與加入創意巧思,讓針織多了趣味性,也讓織品變化超出想像。

林玥妤以針織作品《磁線The Magnetism》在111年參與「TDFA2022時裝設計新人獎」(經濟部工業局主辦、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執行、亞洲最具規模且歷史悠久的大型國際性時裝競賽),獲得優勝獎殊榮,替織品服裝學系與學校爭光!玥妤表示《磁線The Magnetism》也是自己畢業作品的主題,創作過程從磁力線的原理出發,將肉眼無法看見的磁力意象-磁場中的疏、密與方向性,藉由針織設計技術展現於服裝創作上。

玥妤很喜歡藉由針織來創作,因為針織的創作設計是從紗線選擇開始:紗線的材質、顏色、粗細、手感,都可以自己設定;再透過不同的針織組織,就能創造出自己想要的表面質感,點綴在服裝上,讓作品增添風情、富有獨特性。她第一次參與競賽活動是在大三時參與毛衣公會舉行的「毛衣設計開發競賽」,這也是她第一次製作毛衣系列作品。雖然當時對紗線以及布料的掌控,還沒有很熟悉,所以成品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但很幸運地得到了「入圍」的獎項。獲獎的肯定,引發她持續創作的動力,也奠定之後畢業製作《磁線The Magnetism》這一系列作品的基礎。

 

設計數位化帶來了創作流程的革新,對玥妤而言,針織很好玩,它可以使用「電腦快速成型技術」將服裝的版型與圖紋直接設計成型,從而減少紗線的浪費。例如,若想織一個成型前片,可以在畫上機圖的時候,設定好領口、袖襱的尺寸,再透過機器織造,布片織造完成就可以直接縫合,不需要經過裁剪,所以不會有多餘的布料,可以節省原料,也符合現在永續的精神與環保的趨勢。

雖然熱愛針織,玥妤承認參加競賽活動也有不好玩的地方,因為很多的競賽時程都重疊在一起,緊迫的時間壓力,讓她一度感到有點透不過氣。尤其是在設計與製作作品時,可能因為截止時間和其他課業的壓力,而無法全心全意的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製作作品上,因此在這段過程中,她學會了取捨。舉例來說,之前她很容易鑽牛角尖在一些小細節上,以致整個系列做不完。後來她發現,把美感完整的傳達出來,清楚闡述自己的設計概念,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再次參加毛衣設計開發競賽,需要在兩個半月織出15套毛衣,當時也做得快要崩潰,但憑著對毛衣的熱愛,努力趕完所有比賽作品,並在今年度一舉奪得第一名的佳績。也因為這些競賽的磨練,玥妤學會了時間管理,並在參與時裝設計新人獎時,開始設立一個期限當作停損點,在這之前不侷限自己、盡情發想,但一到期限,就一定要做出決定、確定最後要留下來的元素。定案後,就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要猶豫不決,專心把這些元素發揮到最好。

時尚設計新秀如何培育?首先,專業訓練不可少;還要有參賽的勇氣和決心。織品系紮實的課程訓練,一連串的發表,奠下玥妤進入時尚產業的根基。同時,從「2022台北時裝週-校際展演」選拔獲得潛力新秀,到取得「Young Talents新鮮秀」參賽資格、參加「金點新秀設計獎」,她透過多場展演與競賽的洗禮,累積了實戰經驗,懂得克服時間壓力,面對時尚產業的激烈競爭。另外,玥妤特別提到在大四時,自己報名參加了織品服裝學院與外語學院舉辦的「時尚採訪學」跨域工作坊,經由不同類型的時尚採訪分析、實作與採訪設計師的學習過程,發現媒體的思路和設計師的想法有多麼的不同,從另一個的視角切入去分析事件,是全新的體驗,也替自己的創作發想增添了不同的見解與深度。

亮點

從「2022台北時裝週-校際展演」選拔獲得潛力新秀到取得「Young Talents新鮮秀」參賽資格、參加「金點新秀設計獎」,經由完善的新秀培育、多場展演與競賽的洗禮,還有系上紮實的課程訓練,一連串的發表,玥妤累積實戰經驗,為進入競爭激烈的時尚產業建立根基。另外,玥妤特別提到在大四時,自己報名參加了織品服裝學院與外語學院舉辦的「時尚採訪學」跨域工作坊,經由不同類型的時尚採訪分析、實作與採訪設計師的學習過程,發現媒體的思路和設計師的想法有多麼的不同,從另一個的視角切入去分析事件,是全新的體驗,也替自己的創作發想增添了不同的見解與深度。